宣威地理标志助推乡村振兴

梦屿千寻2021-12-10  113

导读:“火腿是肉中之王”。宣威火腿是“华夏三大火腿”之一,是宣威最富盛名的文化遗产和不可复制的地理标志产品,2001年被列为第二个国家原产地域保护产品,2005年获准注册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009年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2010年制作技艺入选国…

“火腿是肉中之王”。宣威火腿是“华夏三大火腿”之一,是宣威最富盛名的文化遗产和不可复制的地理标志产品,2001年被列为第二个国家原产地域保护产品,2005年获准注册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009年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2010年制作技艺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0年“宣字牌”宣威火腿入围第二批保护与促进的中华老字号名录(零售、食品类)。近年来,宣威市聚焦实现高质量脱贫摘帽目标和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围绕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宣威火腿不断延长产业链、完善供应链、提升价值链,把宣威火腿产业作为一把手工程、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第一产业来抓,着力推动地理标志宣威火腿产品在更高层次、更大市场、更广范围惠及更多农民。

(一)“一村一品”促乡村振兴宣威市以行政村为单元,统筹考虑各村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生态环保等因素,因地制宜打造一批青绿饲料种植基地、宣威火腿优质原料“宣和猪”生态养殖基地、宣威火腿发酵管理基地等“一村一品”专业村,培养一批“宣和猪”养殖新型职业农民,推行“公司+基地+合作社+专业村+脱贫户+电商”的产业发展模式,实现种养加、产供销一体化经营模式,带动了村集体经济发展,巩固了脱贫成果,振兴了乡村产业。

(二)规模化养殖基地促乡村振兴目前,宣威市累计建成年出栏1000头以上的规模养殖场1035个,其中,万头猪场31个;培育年出栏生猪50头以上的规模养殖户3.4万户,辐射带动农民养殖户约21万户,巩固脱贫户2.6万户。

(三)内培外引融合发展促乡村振兴在内培上,宣威市积极动员和引导21家现有火腿企业积极参与“万企帮万村”活动,与脱贫村签订带贫益贫帮扶协议,指导脱贫户饲养宣威火腿优质原料猪“宣和猪”,并实行每公斤高于市场价2元以上的订单收购。在外引上,围绕加快推进宣威火腿向标准化、品牌化、规模化、产业化方向发展,引进一批龙头企业提升宣威火腿精深加工水平,累计研发生熟食、调味料、火腿饼等系列产品100余个,建立线上线下同步销售网络,销售区域覆盖北京、上海等20多个大中城市,部分产品远销香港、台湾等地,销售份额约占全国火腿市场的33%。

(四)融合发展促乡村振兴宣威市按照“全产业链推进、全生态链打造、全方位协同升级、多业态融合”的发展思路,推动形成“粮猪饲互动、种养加循环、农文旅一体、一二三产融合”的发展态势。目前,宣威市从事火腿加工经营的企业、个体工商户1000余户,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SC认证)的火腿加工企业21户,获准使用宣威火腿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企业9户,累计扶持培育曲靖市级以上火腿加工、生猪养殖重点龙头企业16户(其中省级5户、曲靖市级以上11户),企业带动农村就业人员达2200余人。

(五)政策帮扶促乡村振兴聚焦脱贫户后续发展问题,鼓励支持脱贫户11089户33530人新建圈舍130880平方米、饲养母猪1798头、仔猪17416头,促进产业带贫,新建生猪规模养殖场51个7.2万平方米,养殖生猪6.6万头,巩固脱贫户924户3225人。

(六)创新模式促乡村振兴采取“龙头企业+家庭农场+脱贫户”的资产收益扶贫模式巩固脱贫成果。宣威市以行政村为单位,利用生猪调出大县奖励资金,建设年出栏生猪千头的家庭农场,租赁给生猪养殖规模大、带动能力强、市场效益好的新型经营主体经营,所获租金用于巩固脱贫成果、推进乡村产业兴旺。

本文来自“环球网”,版权归原网站所有,点击阅读原文

展开全文

为您推荐


本文地址: https://www.life0731.com/read-2504.html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长沙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长沙生活网(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相关阅读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