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心理健康日,这个妈妈带孩子向医生咨询了8次,最终……

长沙晚报网2024-05-25  12

导读:长沙晚报掌上长沙5月24日讯(全媒体记者 通讯员 赵伟 汤雪)每年的5月25日,是全国大、中学生心理健康日。“5·25”的谐音为“我爱我”,提醒大、中学生“珍惜生命,关爱自己”。只有爱自己,才能更好地爱别人、爱社会。记者今日在长沙市中心医院…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5月24日讯(全媒体记者 通讯员 赵伟 汤雪)每年的5月25日,是全国大、中学生心理健康日。“5·25”的谐音为“我爱我”,提醒大、中学生“珍惜生命,关爱自己”。只有爱自己,才能更好地爱别人、爱社会。记者今日在长沙市中心医院(南华大学附属长沙中心医院)神经内科心理门诊了解到,青春期孩子存在各样心理问题来就诊的不在少数,其中最困扰家长的就是厌学和自伤行为。

  孩子厌学,8次交谈后情绪变得较稳定

  小文(化名)是长沙某中学的初二女生,今年2月初,在家人陪伴下,她来到长沙市中心医院(南华大学附属长沙中心医院)神经内科心理门诊就诊。据家长介绍,小文在小学六年级后,就经常说上学没意思。初一后,她很喜欢待在自己房间,不与家人沟通,曾用刀划伤过自己,初二就不愿意上学了。到专科医院检查,诊断为中度抑郁症,接受药物治疗近3个月后,症状有所好转,看动漫或和好朋友玩较为主动,但还是有懒动、厌恶上学、畏难、讨厌教科书、不想走出家门出门等系列现象。

  心理门诊赵伟医生与小文及家属沟通,了解到她从小内向,朋友不多,生活学习节奏比较慢,但对于自己的兴趣爱好比较投入。“她这种情况,比较适合通过心理咨询的方式,改善情绪和学校适应能力弱的问题。”赵伟与小文及家属协商了心理咨询的目标和方式,经过医生与小文8次交谈后,小文自伤的行为消失,尽管偶有请假,但目前基本能正常上学,在校情绪和人际关系的处理都比较稳定了。

  应对孩子厌学,建议遵循“四个原则”

  “大人会认为,学生时代是孩子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孩子为什么会厌学,很多家长表示百思不得其解。”对此,赵伟分析,孩子厌学本身不是心理问题,但厌学现象的背后,很可能存在心理问题,比如学业压力过大、人际关系困扰、适应困难、家庭关系问题、继发获益(病人通过疾病获得益处)以及各种心理障碍等,这些都属于孩子厌学背后的心理现象。

  如何应对孩子厌学,赵伟表示,可以遵循四个原则:

  1.早期干预原则,尽早识别孩子厌学迹象,了解厌学原因,但不过度追究孩子,可以鼓励孩子找信任的老师和长辈谈谈;

  2.同理心原则,学会倾听,不带有任何批判的色彩,与孩子谈谈困扰的点,尽可能理解孩子,在心理上支持孩子;

  3.家长自我调节,父母的情绪处理方式会直接影响孩子身心健康的发展,当父母能够整理、稳定好自己的状态,就有可能成为孩子有效的压力缓冲器,也能为孩子的“动荡”提供包容的空间;

  4.寻求专业心理咨询,针对性地进行心理疏导,可尝试个体治疗、家庭治疗、正强化训练等方式,帮助孩子慢慢建立学习的信心。

  对于孩子有非自杀性自伤行为,家长该如何应对呢?赵伟表示,要科学对待“非自杀性自伤行为”。首先家长要稳定好情绪,保持沉着冷静,不要对孩子说教、批判、训斥,这只会把他们推向更痛苦的漩涡。其次,要试着陪伴孩子,给他们安慰和拥抱,帮他们处理伤口、找来创可贴、消毒液,这并不是鼓励他们去伤害自己,而是在表达关心。其次要像小文妈妈一样,第一时间带孩子到医院寻求专业人员帮助,一般可采取这些治疗方式。如心理治疗,目前临床中常见的心理治疗方式,包括认知行为治疗(CBT)、辩证行为治疗(DBT)、人际心理治疗、支持性心理治疗、动力学心理治疗、联合心理治疗等。药物治疗,常与心理治疗联合使用,对症治疗。物理治疗,在心理治疗联合药物治疗效果不满意的情况下,可考虑物理治疗,主要包括无抽搐电休克治疗、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迷走神经刺激、电针治疗、中医针灸治疗等。

本文来自“长沙晚报网”,版权归原网站所有,点击阅读原文

展开全文

为您推荐


本文地址: https://www.life0731.com/read-408400.html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长沙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长沙生活网(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相关阅读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