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育:除了讲座,还要有真正的体验

长沙晚报网2024-04-14  6

导读:长沙中小学科学教育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但也存在一些认识误区和不当做法  科学教育:除了讲座,还要有真正的体验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陈良  机器人搭建、穿越火线、大象牙膏、热冰实验、玩转游乐船……近日,长沙市雅礼实验望城学校举行第二届超炫科创…

  长沙中小学科学教育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但也存在一些认识误区和不当做法

  科学教育:除了讲座,还要有真正的体验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陈良

  机器人搭建、穿越火线、大象牙膏、热冰实验、玩转游乐船……近日,长沙市雅礼实验望城学校举行第二届超炫科创展,全校1000多名学生开心地体验各种科技项目。在这样别有趣味的沉浸式体验和探究中,同学们激发了对科学的兴趣,提高了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一颗颗追求科学、崇尚科学的种子种进了更多孩子的心田。

  从以前单一的“每周一节科学课”,到现在形式多样的科普活动、科技体验和科学探究,长沙中小学科学教育有了越来越多的“打开方式”,在教育“双减”中进一步做好科学教育加法。与此同时,中小学科学教育在一些方面依然存在短板,专家呼吁,要走出科学教育“只要教会孩子背题、解题就行”的认识误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让他们像科学家一样思考,去探究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天心区梨塘小学“科技周”活动中,同学们进行飞机模型比赛。长沙晚报通讯员 艾梦雪 供图

  活动现场 科创展上体验科技的奇妙

  当日,在雅礼实验望城学校田径场上,同学们拿着体验卡,兴奋地进行各种体验活动。在“机器人搭建”项目区,同学们利用器材盒中的各种零件,迅速组装、搭建起一个个机器人;“穿越火线”项目区,同学们双手紧握羊角钉,穿越金属丝(火线)前往终点;“大象牙膏”项目区,一位老师正在进行示范和讲解,她把一些粉末倒在一个试管里,再添加一些溶液,立即就产生了大量泡沫,像牙膏一样从试管中溢出来,同学们都看呆了;“智慧体育”项目区,几名学生正在你争我赶地奋力跳绳,屏幕上实时显示着“战况”。

  这样的科技体验活动和场景,对长沙很多中小学来说已经是“家常便饭”,这些学校每年都会举行一到两次。比如:东雅中学学生来到湖南省科技馆,观看神奇的火焰掌、小球悬浮术,试吃液氮棉花糖,并亲手做科学实验、参观电磁大舞台;麓山国际实验小学每年开展科技节、创客节、科技创新大赛等,为学生展现创造力搭设舞台,鼓励学生参与各种科技体验;天心区梨塘小学设立“科技周”,开展科幻画比赛、科技知识讲座、科幻实验秀、科技体验……丰富多彩的科学体验和探究活动,让孩子们兴奋不已。

  “科技是创新的课堂,科技是梦想的舞台。”雅礼实验望城学校校长杜渐表示,学校举行科创展,正是探索落实“双减”背景下,做好科学教育加法的尝试。同学们通过“科学+”实践,进一步激发爱科学、讲科学、用科学的热情,培养敢于探索、勤于动手、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从而提升学校科学教育的水平。

  学校做法 开展各具特色的科学教育

  今年2月,教育部确定首批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实验校,长沙入选的有湖南湘江新区、芙蓉区等两个实验区和长郡梅溪湖中学、麓山国际实验小学等6所实验校。

  长郡梅溪湖中学建立“澄池生态圈”,以科学探究和创新创客为载体,开展基于真实情境的项目式教学实践。如龙小华老师的生物、通用技术、劳动技术融合课例《简单控制系统的设计》,陈毅老师的科技与劳动教育融合课例《桌面收纳盒》等项目,促进了学科的深度融合,培养了学生的综合实践与问题解决能力。

  不仅仅是实验校,实际上,长沙很多学校都开展了各具特色的科学教育。

  前不久,岳麓实验智谷小学的同学们走进湖南湘江新区城市馆,直观感受和了解湖南湘江新区的发展历程、未来规划和高新技术产业。双方还签约共建校外实践教育基地,由城市馆为该校学生长期提供实践活动机会,鼓励同学们从小立下当科学家的理想。

  天心区仰天湖桂花坪小学以多元的测评手段、丰富的特色课程、开放的学习方式,推动科学教育的发展。学校以校本课、社团课和研究性学习活动为依托,开展奇妙植物、科技创新、航空航海模型、校园科技节等科技特色课程;以项目化学习为媒介和途径,通过“走进桂花”“我们的晴耕雨读园”“寻找校园建筑师”等系列活动,促进学生科学探究精神落地生根,培养学生的动手科学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科学教育,就是在孩子们的心里种下科学的种子,呵护浇灌,长出结满创新硕果的大树!”校长林志仁如是说。

天心区黄鹤小学科技节上,同学们参加体验活动。  资料图片

  记者走访 科学教育“变形走样”现象仍然存在

  “在中小学科学教育上,长沙各方协同、形成合力,因地制宜、巧用资源,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一直致力于中小学科技创新教育的中国发明协会中小学创造教育分会会长谭迪熬表示。不过,他也认为,现在仍有部分学校在科学教育上流于形式,存在会议多但落实少、造势多但内涵少、场地高大上但用得少等问题。

  记者在走访中发现,一些学校的科学教育实践存在“变形走样”的现象,科学教育的理念亟待转变,科学教育的方式亟待升级。比如,有些学校把科普活动简单化、程序化,每年搞一次活动,让学生上一堂科普课、看一下几个仪器就了事;有些学校将科学教育窄化为“科学课”或“数理化生”课程,认为学好单一的学科知识就是做好了科学教育;有些学校用应试思维教科学,科学实验课依然停留在教师“讲实验”和学生“看实验”;还有些学校把重点放在打造科技社团上,只有科技社团的学生才能用学校的科学实验室……

  前不久,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在对我国近6000名中小学生科学教育状况进行调研后发现,以下现象亟须重视:以课堂和校内知识学习为主,看得多做得少;课外体验与实践少,去科技场馆少,参加课外科技小组少;女生、农村学生接受科学教育机会相对较少;未来从事科学技术职业的意愿不强。

  凡此种种,折射出当下科学教育存在的问题——重灌输轻体验、重结论轻过程、重验证轻探究、重学生解题能力而忽视其解决真实问题的本领。

  专家观点 保护学生好奇心,培养科学探究精神

  “要充分呵护孩子们的好奇心,从观察体验入手,一步步引导他们对科学的喜爱、实践、探索,从而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与时俱进的科学教育成为孩子们创新思维萌发的肥沃土壤。”砂子塘小学第六都校区科学老师肖景说,学校的科学教育不一定要求孩子个个能成为科学家,但需要他们在实践中体验科学,在体验中发挥想象,在想象中创新思考,争做具有科学态度、追求真理的人。

  湖南省机器人科技教育学会秘书长、雅礼中学高级教师马学品致力于机器人科普教育。在他看来,一场简单的科普讲座,对提升学生的科学意识和水平并不能起到太大的作用。10余年来,他一直在践行“坐而论道”向“起而行道”转变的科学教育方式。“除了讲座,还要有真正的体验和竞赛。只有在实践中,才能让孩子们加深对科技的理解和感悟,才能进行拓展、提升。”他告诉记者,在20多年的科普教育中,他总结出了“像科学家一样会思考的‘五阶九环’科创教育新模式”,鼓励青少年进行研究性学习,不仅仅只是学会,而是要研究透、掌握好,并进一步拓展、提升、突破,获得更好的成长。

  “中小学科学教育要课内、课外精准发力,培养孩子的科学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情感和科学探究的精神,让孩子得到实质性的创新成长。同时,要注重保护学生好奇心、想象力、求知欲,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进一步提高学习能力、创新能力。”谭迪熬表示,开展中小学科学教育做到以下几个字:“走”,前往科普场地,走进真实情境;“观”,调动所有感官,参观体验;“学”,沉浸式学习科学知识和方法;“思”,与学到的科学知识结合,产生新的思路和办法;“悟”,通过思考提出问题,悟出怎样更好地运用科技;“创”,结合自己的知识和实践,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我们的目的,就是培养出具有家国情怀和科技追求的优秀创新人才,让每个孩子释放最大的潜能,成长为最好的自己。”

  记者手记

  科学教育需要更多社会资源参与

  科学教育是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建设教育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基础。去年5月,教育部等十八部门共同出台《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作出了着力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一体化推进教育、科技、人才高质量发展的部署。但由于涉及面广、系统性强、挑战性大、总体基础薄弱等因素,当前中小学科学教育发展依然存在一些误区和不当做法。

  采访中,多位专家和老师提到要走出“只要教会孩子背题、解题就行”的误区,让他们学会像科学家、工程师一样思考,去探究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在受访专家看来,中小学科学教育必须坚决摒弃以往以知识为本位的教育模式,告别“解题教育”,转向“为创新而学”,培养科学思维。的确,科学教育离不开实验,离不开实践,必须改变听讲课、看实验、读材料等传统形式,走出教室,走进实验室、科技场馆和科技型企业,为孩子们创造探究现象、发现问题的条件,培养他们的质疑精神、挑战精神。

  要做到这些,就需要更多社会资源参与进来。科研机构、科技型企业、重点实验室、高校等都可以成为中小学科学教育的支持单位。学校可通过与这些单位合作、共建等方式,争取到更多的科学教育资源。学校和家长还要用好家门口的教育资源,如博物馆、科技馆等,带领孩子走近科学、参加科技活动,点亮孩子的科学梦,从小就在心中埋下科学的种子。

本文来自“长沙晚报网”,版权归原网站所有,点击阅读原文

展开全文

为您推荐


本文地址: https://www.life0731.com/read-397599.html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长沙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长沙生活网(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相关阅读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