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鸟糍,糊鸟嘴

长沙晚报网2024-04-05  9

导读:湘竹  农历二月初一,孟春尽仲春始,大地苏醒,草木欢欣,小鸟穿过嫩绿的柳条,笑闹在满树白花的李树上。湘南郴州有着“二月一,鸟过节”的习俗。这一天是孩子们继春节后又一次放飞快乐的日子,珍藏着我童年最美好的记忆。  先一天,我就缠着奶奶准备做鸟…

    湘竹

  农历二月初一,孟春尽仲春始,大地苏醒,草木欢欣,小鸟穿过嫩绿的柳条,笑闹在满树白花的李树上。湘南郴州有着“二月一,鸟过节”的习俗。这一天是孩子们继春节后又一次放飞快乐的日子,珍藏着我童年最美好的记忆。

  先一天,我就缠着奶奶准备做鸟糍的材料。奶奶摸出那个装一斤半的升管,按照自己的口味,两升粳米配一升糯米。我充当能干婆,争着帮奶奶舀米,一头栽进米瓮里,成了全家人的经典笑话。奶奶笑着打趣,九斤老倌爱酒,丢开肩膀入得酒瓮,你是背着肩膀进得米瓮。

  看着奶奶把混合米倒进木盆,用清水浸泡好,晚上我的梦跟着变得五颜六色,散发出鸟语花香。

  次日早饭后,家里人做的做事,上的上学,我和奶奶在家撸起袖子做鸟糍。奶奶推着石磨磨浆粉,我抢着舀米水倒进磨孔里。雪白的米浆汩汩流出,落入叉口麻袋中,盆中的米水越舀越少,心中的快乐累积得越来越多。

  磨完米浆,将叉口麻袋扎紧,搬起半边石磨压上去沥水。

  等待的过程漫长而无趣,奶奶便一边扎鞋底一边给我讲故事。宝莲灯,白蛇传,蠢子卖布……百听不厌。奶奶识文断字,是五里牌武家湾举人的曾孙女,拥有那个时代美女的标配,一双裹了的小足,谓之三寸金莲。为了哄我背三字经,奶奶拿出仅剩的一点年货。我存了逗弄奶奶的心,就等着那三个字“苟不教”,心里默念“狗不叫”,然后大喊一声“汪汪叫”,人已冲出几丈远。奶奶拽过赶鸡的竹杈管,佯装追打我,我反身做个鬼脸跑了。摘摘野花,学学鸟叫,逗逗小狗,在村里转一圈,心心念念的还是要做的鸟糍。

  米浆里多余的水终于沥得差不多了,我赶紧往灶孔里塞柴烧火。奶奶掰出一块浆料上锅蒸熟,再将熟糍和生料混合揉匀。有的人家喜欢做成一根一根的长条,奶奶则喜欢揉搓成细条盘成圆圈。蒸锅带着香味往外吐气,一双小眼睛跟着冒出欢乐的泡泡。

  “二月一,鸟过节。做鸟糍,糊鸟嘴……”奶奶念着民谣,楸下蒸熟的鸟糍塞进我大张的嘴里。好好吃啊!

  把鸟糍放进团箕里,一老一小端着去往菜园。三寸金莲还在半道,我已飞出去老远,还不忘时不时地往自己嘴里塞鸟糍。

  家乡竹山多,每家每户都用竹子围园,竹片竹枝都不浪费。鸟过节这天,把鸟糍揪成指甲盖大小的小坨,插到竹篱笆上。

  “鸟啊鸟啊,快飞过来吃!”我一边插鸟糍一边大喊。鸟儿不解我的善意,惊得扑打翅膀乱窜。

  奶奶念念有词,“鸟啊鸟啊过节了,快来吃鸟糍啊,今天过节多吃点,等我下了种,你们就不要来捣乱了啊。吃了鸟糍要听话,饿了就帮我捉虫子……”

  渐渐地,各家篱笆墙旁都有了插鸟糍的人。还有人折竹枝,弄上鸟糍,插在田头。“劝君莫打三春鸟”,村里人还讲究此时节不砍树,以免影响鸟儿搭窝垒巢繁衍后代。这也许就是最早的爱鸟节吧。

  大人互相搭话,说着今年准备几时下种,哪样菜种多少,哪样庄稼种多少。小河流水哗哗响着,问话回话透出希翼和开心。

  小把戏一个个变身小鸟,叽叽喳喳,在垣头上欢奔,不仅在自家园子旁与鸟争食,还跑到别人篱笆边大快朵颐。鸟儿胆子慢慢变得大了起来,两两相邀,三五成群,围着鸟糍翻飞跳跃,伸缩着脖子欢快地啄食。

  二月初来晴日好,千家从此地中忙。鸟节过后,各家各户开始忙碌着锄地,下菜种,浸谷种。

  风中,篱笆上残留的鸟糍依然诱惑着一张张小嘴。笑声回荡,丰收的希望在春天的田野上,也在乡亲们金色的梦里。


本文来自“长沙晚报网”,版权归原网站所有,点击阅读原文

展开全文

为您推荐


本文地址: https://www.life0731.com/read-396367.html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长沙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长沙生活网(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相关阅读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