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文化+旅游”,《德夯幻境》创新讲好红色故事

长沙晚报网2024-03-28  15

导读:长沙晚报掌上长沙3月28日讯(全媒体记者 郑湘平)由马栏山出品,李彦导演团队执导的沉浸式苗境喜宴剧场《德夯幻境》,自3月26日起在湘西州矮寨奇观旅游区再次上演。节目以亿万年玄武岩山崖为天幕,以传统苗寨楼体为舞台,通过1937年沈从文在湖南抗…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3月28日讯(全媒体记者 郑湘平)由马栏山出品,李彦导演团队执导的沉浸式苗境喜宴剧场《德夯幻境》,自3月26日起在湘西州矮寨奇观旅游区再次上演。节目以亿万年玄武岩山崖为天幕,以传统苗寨楼体为舞台,通过1937年沈从文在湖南抗日联报上发表的公开信——《莫要错过这千载难逢的报国机会》,让现场观众走进风云激荡的红色岁月,沉浸式感悟当年湘西儿女保卫家园的勇气和担当。

  用好湖湘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

  三湘大地,遍布革命先烈的红色足迹,湖湘红色资源成为文化作品带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作为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红二方面军孕育之地、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最后出发地,湘西地区红色文化资源丰富。为了提升湘西红色文旅品质,李彦导演团队以“演+宴+剧”叠加的新文旅样式,创作了沉浸式5D苗境喜宴剧场《德夯幻境》,用数字艺术赋能传统景区、创意表达湘西红色文化。

  相比传统演出方式,《德夯幻境》创新的不只是科学技术,还有故事的表达方式。在《德夯幻境》的演出中,李彦导演团队用一封《莫要错过这千载难逢的报国机会》的公开信,引导观众走进那段激荡岁月,感受湘西人民保卫家园的热血情怀,诗意诠释“湘西血性”。

  在叙事方式上,《德夯幻境》以湘西抗战历史为背景,没有采用大历史事件的宏大叙事方式,而是选择用“小人物”诠释大时代。在德夯苗寨巍峨的大峡谷下,苗寨一场喜宴见证“石头”和“阿娅”许下终生。作为宴会参与者,观众们喝着清甜的米酒,在跌宕起伏的剧情之中与剧中人共情共饮。

  同时,在情感表达上,《德夯幻境》并非以知识精英的姿态奋力“呐喊”,而是用沈从文笔下的“田园牧歌式”生活传递出一种柔软而坚韧力量,让观众在诗意里看见百姓保卫家园的“湘西血性”。

  《德夯幻境》对红色经典的新演绎,展示了创作团队创新文化表达形式,引导青年赓续红色血脉的担当和作为。这种全新的表达形式并非第一次尝试。此前,李彦导演团队曾经导演过国内首个红色多维沉浸式青春剧场《恰同学少年》。在长沙橘子洲,《恰同学少年》带领观众穿越回毛主席在湖南第一师范求学的时光,让两代“新青年”的青春和理想双向奔赴。

  文创撞上科技,书写红色文旅的新篇章

  “科技+文化+旅游”,这是李彦导演团队从中感悟到的创作道路。他们通过文化创意与科技创新的“双轮驱动”,让传统剧场表演呈现新的形式。培育新型文化业态和文化消费模式,用前沿科技手段提升文化产品的创新力、表现力和传播力,是我国文化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在丰富观演体验的同时,《德夯幻境》助推城市红色文旅品牌建设,打造了新的文化产业增长点。去年10月,这部国内首部沉浸式苗境喜宴剧,一经上演便聚集了超高人气。首映结束后18小时,《德夯幻境》登上微博热搜实时榜,话题阅读量达2434.9万;随后演出场场爆满,座无虚席,带动湘西文旅发展。

  李彦导演团队计划在桃江推出另一部沉浸式剧场作品《竹海幻境》,重新解读屈原文化和“香草美人”,进一步深挖优秀文化的“富矿”,助力湖南文旅融合。

本文来自“长沙晚报网”,版权归原网站所有,点击阅读原文

展开全文

为您推荐


本文地址: https://www.life0731.com/read-394491.html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长沙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长沙生活网(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相关阅读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