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举行联组讨论会,委员们建言献策

长沙晚报网2024-01-13  31

导读:献良策 聚合力 助发展 向未来  市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举行联组讨论会,委员们围绕经济发展与科技创新、社会建设与文化旅游、生态文明与农业农村主题建言献策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唐朝昭 李静 祝林灿  1月12日,市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举行联组讨…

  献良策 聚合力 助发展 向未来

  市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举行联组讨论会,委员们围绕经济发展与科技创新、社会建设与文化旅游、生态文明与农业农村主题建言献策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唐朝昭 李静 祝林灿

  1月12日,市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举行联组讨论会。委员们分为三组,分别围绕经济发展与科技创新、社会建设与文化旅游、生态文明与农业农村主题建诤言、献良策、出实招。

12日下午,政协长沙市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举行联组讨论,与会委员积极建言献策。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王志伟 摄

  主题1 经济发展与科技创新

  好风凭借力,抢跑新赛道

  申志华委员:长沙科教资源丰富、制造业基础较好、研发后劲较足,但研发服务生态的匹配度还不高。建议成立全球研发指数研究院,建设人工智能研发服务平台,构建“政产学研金介媒”一体化研发服务生态,打造场景创新基地,助力提升全球研发中心城市建设的综合影响力、研发效率,助推技术转移和新技术产业化。

  朱世超委员:中国科协所属211家全国学会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支撑。建议加强研发政策支持,尽快出台“支持设立全国学会长沙总部办公基地等公共服务机构”相关实施细则等;鼓励全国学会联合本地企业共同承担“揭榜挂帅”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省市科技重大专项等,推动协同研发攻关;建立研发创新需求库、全国学会意向在长沙转移科技成果库等,强化研发供需对接。同时,积极开展国际研发合作和交流活动,用好高端研发智库。

  钟山委员:长沙位处“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距离粤港澳大湾区很近。建议建群扩圈,建立健全统筹协调机制,研究推动长沙与港澳的深度交流、产业合作等。破壁出圈,拓展经贸交流合作,充分借助港澳在金融资本、贸易服务等方面的优势,畅通对外贸易渠道。精准对接,推动产业合作升级,拓展在航天等创新科技领域合作的新路径,充分发挥互补优势,实现产业融合共赢,吸引更多企业来长沙投资。

  张芬委员:面对“标兵渐远、追兵已近”的城市竞争格局,建议长沙重点布局新赛道,前瞻开展赛道研究,实施建圈强链行动,供给多元应用场景,提升产业位势能级。融通创新,把企业主体当成“特效药”,把本地转化当成“靶向药”,把管理创新当成“巩固药”,破解科技经济“两张皮”。做优生态,把金融作为“硬核支撑”,把政策作为“要素支撑”,把人才作为“赋能支撑”,激活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抢占发展先机,挖掘新兴市场潜力

  刘敏委员:检验检测被誉为“工业之眼”。近年来长沙检验检测产业迅速发展,但前瞻性研究、增值服务、高精尖技术装备等仍存在不足。建议由单一检验逐步转向提供产品质量综合解决方案,提升市场服务能力;大力支持检验检测机构开展技术攻关,强化专业人才培养等,提升科技与人才支撑力;围绕全产业链不断推进品牌建设,培育一批示范龙头企业,提升品牌影响力;加大重点领域及高风险领域检验检测机构的抽查比例,完善企业信用监管,提升政府监管力。

  徐大勇委员:生物基因科技是促进健康和提升生活质量的战略性产业,也是未来科技创新的新引擎,建议谋划建设湘江国家生物基因大数据中心,构建“政产学研医”深度协同的创新生态,充分发挥科研平台创新辐射带动作用,立足优势,重点布局,以生物基因科技为引领,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生殖健康产业高地,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

  胡斌委员:量子科技是当今世界科技竞争的战略高地。建议面向未来产业,布局建设天基量子时空感知大科学装置;加快量子测量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引领量子技术创新、示范应用与产业发展;加强对量子科技产业的培育扶持,孵化一批“落得下、长得大”的量子科技成果;设立量子科技创新基金,培育量子科技特色产业集群。同时,开放应用场景,支持本地企业量子技术成果在本土的示范应用。

  刘英姿委员:汽车后市场涵盖了维修保养、配件销售、二手车交易等众多环节。面对万亿元级的汽车后市场,建议政府引领汽车后市场产业链标准化制定,广泛挖掘市场发展潜力。建设智能售后工厂,构建一体化的汽车后市场产业园。同时,建议重视汽车后市场技术创新驱动,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打造一站式汽车文化体验区,为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聚势赋能。

  厚植发展土壤,激发企业活力

  耿蔚委员:长沙民营企业日益成为推动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但发挥民营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激发民营企业创新活力仍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建议坚持“头雁+群雁”两翼齐飞,培优做强领军企业,联动激活中小企业,打造“热带雨林式”创新生态体系;坚持“科研+产业”双轮驱动,打造共建共享、协同创新的平台体系和产业驱动、需求导向的成果转化体系;坚持“资本+人才”同向发力,解决好“有钱创新”和人才引育的问题。

  唐浩委员:中小微企业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建议深化金融体系对中小微企业的服务改革,积极构建有针对性的金融服务体系。推动金融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赋能中小微企业转型升级。以政府基金“领投”,撬动社会资本“竞跑”,支持初创期中小微企业和科技型企业发展。健全完善风险补偿机制,让金融机构愿投、敢投、想投。以投促招以投促引,打造“基金+基地”双轮驱动模式,促进“科技-产业-金融”良性生态循环。

  李翼委员:完善民营企业信用修复机制,既是帮助企业重塑信用、重获“健康”的重要方式,也是健全诚信体系、打造诚信社会的重要一环。建议建立信用修复指导意见、包容审慎的制度环境和“以评促进”工作机制,让信用修复有据可依;强化提醒服务,推行源头提醒、预审办理、网络服务,让信用修复便捷通畅;推动共享互认,整合统一信用修复信息,建立官方信用平台同步机制,多方共享信用修复信息,让信用修复同步有效。

  主题2 社会建设与文化旅游

  赋能长沙高质量发展

  余亚锋委员:长沙车联网产业基础好、势头足。建议加快地方立法,尽快出台《长沙市智能网联汽车发展促进条例》,构建与产业发展相适应的法制保障体系;扩大试点范围,推进车联网基础设施建设与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相衔接、相融合,实现共享共用、协同发展;促进产业集聚,构建“一中心、两基地”的城市级车联网产业协同发展格局,推进产业链补齐补强。

  贺艳华委员: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建议加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顶层设计,编制中长期发展规划。完善拔尖创新人才早期选拔与动态评估机制,指导中小学科学规范地开展自主选拔。构建一体化拔尖创新人才贯通培养体系,打造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一流基地与专业团队,完善拔尖创新人才的保护和激励机制。

  金甜委员:进一步吸引集聚青年人才。建议提升精准度,强化政策牵引,为青年科技人才搭建项目平台、配套科研经费,给予起步阶段的青年科技人才“真金白银”稳定支持。把握紧密度,深化校地合作,争创国家级校地合作平台,推动创新要素向长沙汇聚。用足灵活度,优化成长环境,加快前瞻布局未来产业,为青年开放更多新赛道、新应用、新场景,抢得发展先机。

  王振新委员:长沙全力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离不开涉外法治建设的保障。建议提高认识,加快平台搭建,打造“法律服务生态圈”;创新机制,注重统筹协调,强化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形成标准,实现便利高效,培育一批国际一流的仲裁机构、律师事务所,持续简化涉外公文书跨国流转程序;培养人才,提升法治水平,健全涉外法治人才引进、选拔、使用、管理机制。

  托起民生“大幸福”

  蔡鑫莹委员:幼有善育事关千家万户。建议强化托育政策支持,将托育服务纳入地方政府公共服务内容,将托育机构登记备案制改为审批许可制;加大普惠托位供给,鼓励现有资源过剩的幼儿园利用闲置教室开办托班,鼓励用人单位提供职工托育服务或补贴,解决职工幼儿入托问题;规范托育机构管理,为全市托育机构的综合监管、人员培训、标准制定等方面提供支撑。

  葛鹏委员:长沙的适老化改造如何再出发、再提升?建议加强部门协作,机制发力“聚合力”,将适老化改造工作纳入各级政府年度工作考核,齐抓共管打造一批适老化改造示范项目;提升数字程度,智慧赋能“增后劲”,打通养老、户籍、社保、健康档案等数据壁垒,实现跨部门信息整合;创新服务模式,多方参与“强动能”,实施“一户一方案”,让适老化改造既中看又中用。

  贺骏委员:帮助解决部分群众“生育难”问题,是促进人口有序增长的有效途径。建议将辅助生殖助孕治疗纳入医保统筹,帮助群众降低生育成本,提早干预“生不出”的难题;增加孕前生育力评估项目,配合医学咨询、营养指导、心理支持和追踪随访等,提早发现“不能生”的问题;做好生殖健康科普推广,教育和引导广大青年树立正确婚恋观,提早预防“不愿生”的现象。

  刘岳委员:为保障中小学生的午休质量、身心健康和学习效率,建议政府制定专门标准,在政策方面予以支持,合力为中小学生“舒心躺睡”提供支持保障;鼓励学校因地制宜,将闲置教室、功能空间等场地利用起来,打造“午睡室”“午睡柜”等;加强家校社三方联动宣传,促成相关企业或社会各界人士参与进来,共促“让每一个孩子都有一张午休椅”落实落地。

  强化文化旅游产品供给

  刘韶林委员:持续擦亮历史文化名城金色名片。建议实施长沙城市文脉传承发展工程,夯实文献整理、学术研究和理论阐释的基础,推进历史文化重大基础理论和政策方案的项目攻关;实施历史文化名城价值转化工程,实现历史文化资源的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实施长沙文化生态保护区管理工程,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区域性整体保护,大力推进“非遗在社区”工作。

  廖帅委员:为把长沙建设成“既叫好又叫座”的世界旅游目的地,建议聚焦城市文化建设,推动文旅产业升级,串联整合一江两岸文旅资源,完善配套设施和公共交通体系;聚焦城市智慧建设,大力实施文旅新基建,做到全市各大旅游景区等公共场所智慧建设全覆盖;聚焦城市发展需求,辐射文旅消费升级,创新长沙夜间文旅业态,将全民黄金消费时间扩展到全区域全天24小时。

  彭婷婷委员:县域普通高中(简称“县中”)提质升级关系教育高质量发展。建议推进现代化治理,把促进县中发展列入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相关规划。统筹一体化发展,推动办学要素向地处边远的乡村县中和薄弱县中适当倾斜。力争用3年的时间全面完成县中标准化建设,适当提高教师人员配备标准。通过提供多样化的教育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需求,支持县中特色发展。

  谭迪委员:为进一步浓厚全民健身氛围,建议充分盘活资源,让健身场地建起来,推动城乡公共体育设施从“无”向“有”、从“有”向“优”转变;丰富活动供给,让健身运动热起来,以大众项目引领全民健身,以大型赛事推动全民健身;汇聚社会力量,让健身组织活起来;浓厚宣传氛围,让健身文化兴起来,将“要我健身”变为“我要健身”。

  主题3 生态文明与农业农村

  改善生态环境,擦亮“水美”名片

  郭昊嶷委员:近年来,长沙大力推进水生态环境治理,城市水环境质量显著改善,但解决雨季溢流污染问题仍存在障碍,建议推进“排水一体化”改革,实现“厂、站、网”的统一管理;科学设置调蓄池,逐步推进管网改造,在摸清底数的情况下,制定管网改造和修缮计划;加强排口、污水厂厂前溢流水的快速处理;加强排水管网“装备+监测+智慧排水”等新技术新产品应用,提升排水管网标准和能力。

  喻小丽委员:为加强农村水利建设、保障粮食安全,建议推进水旱灾害防御能力现代化,落实预报、预警、预演、预案“四预”措施,贯通雨情、水情、险情、灾情“四情”防御;深入推进椒花水库工程建设,畅通水系网络;推进数智水利转型,推行行政、技术、管护“三个责任人”制度,开展重点领域、敏感水域常态化执法;加强生态流量日常监管,推进绿色小水电示范创建,打造宜居宜业的水美湘村。

  周灿英委员:候鸟是生态系统物种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沙打造国际“候鸟友好城市”是推动绿色崛起、以高水平保护助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篇章。建议保留近自然的城市荒野地带,构建水鸟迁徙廊道;将大泽湖打造成世界都市候鸟公园,为鸟类提供良好的栖居环境;创新城市候鸟生态文化景观格局,建设国际化“都市候鸟”文旅项目;讲好“候鸟”故事,助推长沙国际候鸟文化旅游名城建设。

  王巨涛委员:立体生态型建筑是一种将生态环保、节能、智能制造与建筑物相融相生的建筑形态。长沙如何发展立体生态型建筑?建议出台更加有效的政策措施,鼓励企业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增加立体生态型建筑试点项目,将建筑高度、容积率指标适当放宽;加大高精尖人才、团队的培养;完善项目管理体系,加强项目的全过程监管;相关部门加大对违规装修等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确保项目效果能持续展现。

  注重环保,加强环境治理

  谢芳委员:长沙室内空气净化治理工作亟待进一步加强。建议由市住建部门牵头,建立定期联席会商制度,探索成立长沙市室内环境治理行业协会;强化标准引领,由市政府相关部门牵头,组织专家及相关检测机构等单位,共同编制长沙市《室内环境净化治理服务规范》团体标准;加强对全市室内空气检测机构的监督管理;定期推送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等信息,强化行业、公众的法律意识和环保意识。

  丁伟委员:长沙是全国首批碳达峰试点城市,推进新型工业化,需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建议开展绿色低碳微电网建设,鼓励企业、园区加快分布式光伏、分散式风电、多元储能、智慧能源管控系统等一体化系统开发运用;推动固废循环利用,培育一批技术含量高、经济效益好、市场前景大的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骨干企业;推动绿色低碳技术重大突破,重点建设“光伏+”、微电网应用等示范项目。

  欧阳明委员:建议针对高氯酸盐治理出台专项方案和规划;积极争取中央、省级污染防治专项资金;开展高氯酸盐污染监测能力建设;开展高氯酸盐污染治理商业模式创新,以“集约建设,共享治污”为理念,以片区划分、应纳尽纳为原则,建设一定数量的、可供多个经营主体共享的高氯酸盐废水处理环境公共基础设施。

  刘芳委员:随着人口老龄化及对农业环保要求的不断提升,我市发展智能网联农机装备有基础、有需求。建议加快补齐大型大马力高端农机装备和丘陵山区适用小型机械“一大一小”短板弱项;配套农业农机科技人才培养与引进、创新孵化、检测认证、知识产权等公共服务;加大应用推广验证,设立自动驾驶农机推广应用先导区;改进农机售后维修服务,加强智慧智能农机设备应用及出口。

  多措并举,助推乡村振兴

  梁希颖委员:为积极响应中央关于农业农村现代化和智慧农业的战略部署,建议建立以农业农村部门牵头,工信、科技数据资源管理等配合推进的部门协作工作机制;设立长沙市智慧农业专项资金,发挥应用效果较好的农户及涉农企业的带动推广作用;引育人才,建好后备资源“一个库”;省市联动,推动校企联盟“智慧农业人才培养计划”;构建长沙智慧农业发展的“数字生态”。

  傅强委员:2023年,长沙举办“党建聚合力,百社帮百村”活动,381家社会组织与150个乡村振兴重点村镇结对帮扶。建议及时总结帮扶经验,设计和完善能发挥社会组织优势的优质项目;扶持成效良好、复制性强的品牌项目可持续发展;根据村庄多元发展需求开展“双向选择”洽谈会,建立村庄需求侧和组织供给侧目录清单;加强科学研究,探索长沙乡村振兴公益化新模式。

  周浩委员:近年来,长沙大力发展林下种植和林下养殖,林下经济发展具有一定规模和特色优势。建议成立林下经济发展协会,用好政府与市场两个资源;大力扶持林下经济基地,做好金融服务;实施绿色转型创新发展,努力创建一批林下经济名优产品、地理性商标;大力支持林下经济发展走“园区+企业”、“合作社+农户+基地”等新型经营模式,支持企业创新网上营销、社群直销、定点销售等模式。

  周勇委员:总体上,长沙乡村产业人才存在总量不足、结构不够优、队伍不够稳的问题。建议加大政策补贴力度,完善人才返乡激励机制;建立本土人才信息库;进一步优化乡村服务环境。加强乡村人才职业技能培训,完善职业教育培训体系,分层分类精准实施培训,加强乡村实用人才“传帮带”创业培训和技术指导;大力实施“产业+人才”发展模式,开展产学研合作,搭建好人才联合培养输送平台。

本文来自“长沙晚报网”,版权归原网站所有,点击阅读原文

展开全文

为您推荐


本文地址: https://www.life0731.com/read-375346.html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长沙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长沙生活网(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最新回复(0)
国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