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位产妇可获1000元补助,无痛分娩公益项目落地湖南

长沙晚报网2023-09-12  31

导读:长沙晚报掌上长沙9月12日讯(全媒体记者 徐媛)假如要问女性顺产最怕的是什么,恐怕大多数人会回答“怕痛”。在医学疼痛指数中,产痛疼痛高达10分,仅次于烧灼伤痛。但生孩子,其实是可以不疼的。  在浙江省妇女儿童基金会“Babycare白贝壳关…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9月12日讯(全媒体记者 徐媛)假如要问女性顺产最怕的是什么,恐怕大多数人会回答“怕痛”。在医学疼痛指数中,产痛疼痛高达10分,仅次于烧灼伤痛。但生孩子,其实是可以不疼的。

  在浙江省妇女儿童基金会“Babycare白贝壳关爱专项基金”的支持下,今日,湖南省妇女儿童发展基金会联合湖南省妇幼保健院,正式落地无痛分娩公益项目。该项目将资助湖南省妇幼保健院有需要的产妇使用分娩镇痛,预计共150位产妇将收到每人最高1000元的现金补助,用于分娩镇痛的自费部分,资助总额达15万元。当天,符合资助条件的产妇已经开始填写资助申报。 

  分娩镇痛技术提高分娩质量

  “无痛分娩公益项目不仅仅是一项医疗服务,更是一项有温度且充满爱的事业,关系到产妇的安全与健康,关系到一个家庭的幸福与快乐,关系到国家人口发展战略。” 湖南省妇女联合会副主席卢妹香表示。

  32岁的长沙妹子段佳3个月前刚刚成为二孩妈妈,她说生二孩时无痛分娩是她做得最正确的决定。生大孩时候的产痛,让她非常痛苦,以致她十分害怕生二孩。家中长辈告诉她“生孩子哪有不疼的,忍一忍就过去了”。然而,段佳觉得,女人要先爱自己才有能力爱别人。“我想告诉大家,生孩子,其实是可以不疼的。”段佳说。

  无痛分娩又被称为分娩镇痛,在世界范围内已经应用超100年,是一种成熟的医学技术。它能够让女性自然分娩时的痛疼感得到很大程度的缓解,提高分娩质量及产妇舒适度。

  2018年,国家卫健委颁布了《关于开展分娩镇痛试点工作的通知》,公布了第一批913家国家分娩镇痛试点医院名单,湖南47家医院入选。2022年8月,国家卫健委等17部门发布《关于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积极生育支持措施的指导意见》,提出扩大分娩镇痛试点、提升分娩镇痛水平。国家卫健委分娩镇痛试点专家工作组组长米卫东此前在2022年透露,在综合性医院的试点基地,支持分娩镇痛的比例已经达到40%以上,在妇幼专科医院,支持分娩镇痛的比例已经达到85%以上。

  早在2004年,湖南省妇幼保健院就正式开展无痛分娩技术,当年,100多位产妇尝试了这一项能帮助缓解分娩疼痛的新技术。2022年,湖南省妇幼保健院的无痛普及率已达到93.8%。据介绍,湖南省妇幼保健院麻醉医生团队已经做到24小时进驻产房,为每一位妈妈的快乐分娩保驾护航。

  我国近七成女性承受分娩疼痛

  尽管如此,但是实际生活中,全国整体普及率仍然只有30%,远低于发达国家80%至90%的普及率,这也意味着,我国仍有近七成女性承受着分娩疼痛。

  当下,我国分娩镇痛试点工作已进入第五个年头,然而,根据《2022世界镇痛日调研报告》数据,我国约36%的人对无痛分娩并不了解或只是听说过,存在较大的认知缺失,有21%的受访者认为无痛会影响胎儿健康和成长发育,还有21%的受访者认为无痛会给孕妇留下后遗症。

  最近几年,湖南省妇幼保健院持续进行了关于无痛分娩的科普和宣传,还开展宝爸分娩疼痛体验活动。“产妇和家属如果不了解无痛,会有一些顾虑,尤其是上一辈,一听说要打麻药,就担心会对宝宝有影响。他们觉得,上一辈生孩子都是那么生的,所以比较抵触新的技术。但其实这是因为不了解带来的观念束缚。” 湖南省妇幼保健院院长刘景诗说:“医生在实施无痛之前都会对产妇做评估,没有禁忌症的情况下,打无痛对妈妈和宝宝都是有利的。”

  据了解,无痛分娩大概需要2000元至5000不等的费用,部分省份尚未纳入医保,需完全自费支付,这也让很多本来犹豫是否采用无痛分娩的女性最终选择“忍一忍”。根据《2022世界镇痛日调研报告》数据,15%的受访者认为,经济可负担对无痛分娩的普及非常重要。以湖南省妇幼保健院为例,现一次无痛分娩的费用约为1800元,根据医保类型可报销部分费用,但仍然有产妇认为是一笔不小的费用。而此次公益资助150位产妇每人最高1000元,可以有效减轻产妇使用无痛的经济压力。

本文来自“长沙晚报网”,版权归原网站所有,点击阅读原文

展开全文

为您推荐


本文地址: https://www.life0731.com/read-336359.html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长沙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长沙生活网(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相关阅读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