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旧书店何处觅

长沙晚报网2023-04-26  65

导读:文 | 黄清婷 常琪  “春天不是读书天?”长沙的三月已隐约见着夏天的明媚,晴空万里,天空像是倒映着的海,澄澈湛蓝,在这样一个风和日丽的春日里,我们开始了探访这座城市古旧书店之旅。  岳麓山下的河西大学城,高校林立,聚集着数十万大学生,想必…

   文 | 黄清婷 常琪

  “春天不是读书天?”长沙的三月已隐约见着夏天的明媚,晴空万里,天空像是倒映着的海,澄澈湛蓝,在这样一个风和日丽的春日里,我们开始了探访这座城市古旧书店之旅。

  岳麓山下的河西大学城,高校林立,聚集着数十万大学生,想必书香气应是非常浓厚,古旧书店应该是比比皆是,我们便首先到此寻访。当我们来到湖南师大体育场旁巷子里的青春书店、杨帆书店和收获书店时,只见书店堆放着大量教材、教辅、考研辅导书。有些书里面还有同学们做的读书笔记。从这三家书店出售的书籍可以看出岳麓山脚下的学子们的读书偏好。

  随后我们前往位于新民路的师达古旧书店,这家书店大概20平米,不大的空间,文学、历史、红色书籍、小说、散文、儿童科普读物一应俱全,偶尔能看到一些珍贵的旧籍。进门右手边两个书柜都是关于湖南长沙的历史文化资料,其中有些书市面上较为稀见,但是定价过高,如《李锐诗词本事》180 元,《怀念李慎之》100 元,《三十岁以前的毛泽东》150 元,《湖南知青上山下乡运动研究》100 元。我们还见到台版书籍,一部《中国统一与世界和平》吸引了我们的注意,很想看看台湾及海外学者对于中国统一与世界和平的看法,但售价 400 元让我们咋舌,只是拍摄了序言和目录便放回书架。看着那些封面印着“永远听党的话”、“做党和人民的忠实份子”、“坚决攻下科学文化堡垒”的书籍,一股来自那个奋进而光辉年代的气息如浪潮扑来,那是我们无法亲眼所见的伟大时代,我们只能从这些书里的字字句句中略微体会到那些先辈们的慷慨与艰难,封面虽然泛黄残破,书店老板却对我们说:“旧书翻新,那旧书存在的意义便会下降。”这位经营旧书店二十年之久的老先生,虽然感叹着电子书的流行导致纸质书的式微,却依然坚守在这里,苍老的眼眸里闪烁着清澈的亮光,令我们肃然起敬。

  来到熙熙攘攘的湖大小吃街附近,阳光被路边枝头青翠的叶子剪得斑驳,继续我们的探访。在这里我们连着去了两家旧书店,分别是位于麓山南路上的博雅书店、学海书店,却是有些失望,因为这两家书店和师大附近那三家书店一样,都是以教材、教辅书籍为主。听博雅书店的老板说,原来这里还有好几家书店,现在都开不下去,改成了餐饮,她自己这家也随时可能关门。

  这一次的探访我们见到了这座城市里文史书籍的守护者,也看到了如今文史、实体书店式微的现状。读书一直以来是一件风雅而烂漫的事,然而作为一个民族文化最重要的载体的文史类书籍在如今却鲜有人问津,古旧书店难以为继,怎不令人感慨系之?如何使古旧书店繁荣兴盛,成为历史文化名城长沙的一张名片?如何让更多人重新拾起文史书的深远魅力?这次寻访古旧书店之旅引起了我们深深的思考。

  

 



本文来自“长沙晚报网”,版权归原网站所有,点击阅读原文

展开全文

为您推荐


本文地址: https://www.life0731.com/read-288491.html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长沙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长沙生活网(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相关阅读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