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八成直肠癌是由这种状况演变而来,模样有点像“菜花”

长沙晚报网2023-04-26  38

导读:长沙晚报掌上长沙4月26日讯(全媒体记者 杨蔚然 通讯员 陶艳)“临床上,约80%的直肠癌是由直肠腺瘤演变而来,癌变比例为4%~40%。”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湖南省中医院)肛肠二科主任、主任医师李帅军教授今日提醒,日常肠镜检查中,如…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4月26日讯(全媒体记者 杨蔚然 通讯员 陶艳)“临床上,约80%的直肠癌是由直肠腺瘤演变而来,癌变比例为4%~40%。”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湖南省中医院)肛肠二科主任、主任医师李帅军教授今日提醒,日常肠镜检查中,如果发现肿块且形状如“菜花”样,要高度警惕并积极治疗。

  直肠腺瘤有典型的临床表现

  “我最近大便时老是带血,奇怪的是没有痔疮也没有明显腹痛,这是为何?”近日,开福区68岁的谭先生来到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肛肠二科就诊,他焦急地询问医生。医生给他做了个简单的肛门指诊后,发现有明显的直肠肿块,进行肠镜检查看到肿块状如“菜花”。这种“菜花”究竟为何物?李帅军解释,状如“绒毛”或“菜花”的肿块,其实是直肠绒毛状腺瘤,它是一种癌变率极高的腺瘤,多发生于老年人,男性多于女性,好发于直肠与乙状结肠下段。

  直肠腺瘤的出现,通常被认为是癌前病变信号,癌变比例为4%~40%,瘤体越大癌变率越高。癌变常表现为局灶性,且多位于中央区,活检可能为良性,但不能肯定活检外的区域有无癌变存在,因此要尽早、完整、彻底切除。

  直肠腺瘤有明显的临床表现,如粪便多为黏液便,便意不尽感或里急后重,有时只排出黏液;便血常呈鲜红色,多为无痛性便血;大便多为稀便、稀水便或血性便,每日大便次数3~5次或10余次不等;全身表现为脱水、电解质紊乱、营养不良、贫血等。

  直肠腺瘤分为绒毛状腺瘤、管状腺瘤和管状绒毛状腺瘤,其中绒毛状腺瘤、管状绒毛状腺瘤具有高危险性,肿瘤越大,绒毛状结构越多,其癌变的可能性越大。近年来,随着高蛋白及低纤维素饮食生活习惯的改变,加上环境因素影响,直肠癌的发病率越来越高,约80%的直肠癌是由直肠腺瘤演变而来,尤其是底宽而大的直肠腺瘤,离癌变只有一步之遥。就息肉本身而言,息肉越大(比如大于1厘米)、形态越不规则、病理绒毛状成分多,或者锯齿状腺瘤、有不典型增生,越有可能短时间内癌变,数月到1~2年。

  就病理类型来看,管状腺瘤的癌变率<5%,管状绒毛状腺瘤癌变率23%,绒毛状腺瘤的癌变率30%~70%,家族性息肉病40岁前的癌变率几乎100%。而炎性息肉、增生性息肉和幼年性息肉等一般不会癌变。

  少吃红肉、高脂、烧烤、膳食纤维少的食物

  就个体而言,肥胖、脂肪肝、代谢综合征,饮食上喜红肉、高脂、烧烤、少膳食纤维,生活方式不良如睡眠差、压力大、熬夜、情绪焦虑及抑郁等,都是促进结肠息肉发展的危险因素。早期处理腺瘤成为结直肠癌的重要预防策略,结肠镜筛查及早期处理也是获得更优生存率的最佳方式。

  在预防上,李帅军建议做好如下两方面:

  一方面,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三餐规律,少吃高脂、油炸食品,荤素搭配,胃需要精细一点的食物,而肠道需要粗纤维的食物。长期吃高蛋白、低纤维、高脂肪含量食物的人,相比于那些常吃水果、蔬菜、高纤维食物的人,更易得结肠息肉。大量酗酒,长期吃辛辣、刺激食物者,易使肠道发生慢性炎症、腹泻等,从而刺激肠道息肉的形成。

  另一方面,定期做肠镜检查。大便隐血试验和肠镜检查是发现结肠息肉、结肠肿瘤的常规手段。40岁以上群体,尤其是有结肠癌家族史的个体,1~2年需做一次肠镜检查。如果发现息肉,及时进行肠镜下息肉切除,术后定期复查,看是否有复发。复查的频率取决于结肠息肉的病理类型,越是容易癌变的越要密切随访。

  此外,出现大便带血、腹痛、贫血等症状,要及时就诊,不要排斥肛门指检。肛门指检作为肛肠部位疾病检查、治疗的第一步,能对肛门直肠部的多种疾病做出初步判断。

本文来自“长沙晚报网”,版权归原网站所有,点击阅读原文

展开全文

为您推荐


本文地址: https://www.life0731.com/read-288057.html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长沙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长沙生活网(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相关阅读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