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人用“火热”的坚守 ,守护患者生命的第一道防线

长沙晚报网2023-01-06  48

导读:长沙晚报掌上长沙1月5日讯(全媒体记者 杨云龙 通讯员 彭倚)“医生,医生,快来看看我妈妈,她呼吸困难、胸闷胸痛……”今日上午11时许,长沙市第四医院急诊急救中心,68岁的王女士因血氧低被送到医院,她的女儿一直陪在身边,看到所有医护人员忙忙…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1月5日讯(全媒体记者 杨云龙 通讯员 彭倚)“医生,医生,快来看看我妈妈,她呼吸困难、胸闷胸痛……”今日上午11时许,长沙市第四医院急诊急救中心,68岁的王女士因血氧低被送到医院,她的女儿一直陪在身边,看到所有医护人员忙忙碌碌就没有休息过,感慨地说:“医护人员忙得连喝水吃饭的时间都没有。如果没有这些坚守在一线的医护人员,我真的不敢想象会是什么样子,希望大家对医护人员多一些理解。”

  急诊,一个永不熄灯、24小时为生命站岗的地方。新的疫情形势下,来急诊的大多是病情急危重的患者,发病快、时间紧迫、病种复杂,这就需要医护人员在短时间内争分夺秒、全力以赴地给予及时抢救。如何保障患者得到及时、有序、有效的救治?长沙市第四医院急诊人用“火热”的坚守,为急危重症患者筑牢生命的第一道防线。

新的疫情形势下,来急诊的大多是病情急危重的患者,发病快、时间紧迫、病种复杂,这就需要医护人员在短时间内争分夺秒、全力以赴地给予及时抢救。长沙晚报通讯员 彭倚 供图

  多日连轴转,急诊女超人晕倒在岗位上

  黄艳是长沙市第四医院急诊急救中心兼重症医学科主任,她知道谁倒下她也不能倒下。感染新冠病毒后,哪怕是发着烧,她也几乎一刻也没停下:全面强化急诊应对举措,扩大急诊抢救室,将观察室、急诊外科等扩展为急诊抢救室,应对不断增加的重症患者,为收治新冠病毒感染患者腾出空间。同时,要优化工作流程、关注医护状态、调整人员班次,黄艳忙得脚不沾地,根本没有时间休息。

  “现在是考验我们的时候,我是党员,也是科主任,要做好‘领头羊’。”黄艳说。但多日的连轴转最终还是让年近60岁的黄艳体力不支了。几天前,发着烧的她突然晕倒在了急诊抢救室里。同事们为她检查,发现她已经肺部感染。

  “我们都说黄主任是急诊女超人,看着她晕倒的那一刹那,我们才意识到,她是一直凭借着强大的意志在支撑。”长沙市第四医院岳麓院区急诊急救中心护士长欧阳翊说。

  “主任,您是我们的主心骨,必须保重身体!”这一次,黄艳没有拗过大家,打起了吊针。只是,躺在病床上的她还在指挥医护人员救治患者,“要尽我们所能,保障群众的医疗需求。”

  忙得没时间吃饭喝水,一路跑着去救治患者

  长沙市第四医院急诊急诊中心副主任胡亮、岳麓院区护士长欧阳翊、滨水新城院区护士长吴盈等相继感染了新冠病毒,但工作丝毫没有落下:协助主任重新制定工作流程,调整工作安排,积极帮同事顶班,主动加班抢救患者,及时指导帮助来急诊急诊中心支援的其他科室同事……

  当前,急诊内科每日的就诊量、收治住院人数是平日里的3倍,且急诊内科诊室及抢救室都是派的双班医师及科室骨干护士。他们中的很多人陆续“阳”了,仍然坚守岗位,甚至忙得没时间吃饭、喝水,很多时候都是一路跑着去救治患者。“很多医生护士也感染了,每天都是连轴转。”声音嘶哑的李伟医生介绍。此时的他正发着烧,全身肌肉酸痛,但他还在急诊室忙个不停,“没有办法,病人在等着我们救治。我昨天休息了一天,今天好一些了,就过来上班了。”

  “医院给了我们最强大的后盾,院领导多次来急诊一线指挥病区调整改造,指导抢救、分流患者,给了我们极大的支持。医务科、护理部都在第一时间从其他科室调派人员支援我们。”黄艳说。

  在医院的总体指挥协调下,在医护人员的坚持下,长沙市第四医院急诊急诊中心合理布局,集中主力开展医疗救治各项工作,成为医院里最坚固的“堡垒”。

  全力以赴救治,做急危重症患者的“医”靠

  急诊急诊中心的患者非“急”即“重”,尤其是特殊时期,发热患者数量骤增,伴随病情复杂。急诊急诊中心医护人员凭借扎实的业务能力,以高超的专业素养和生命至上的理念应对挑战,对每一个患者都全力以赴进行救治。

  长沙市民张女士患有老年痴呆,几天前在家出现了咳嗽、咳痰的现象,家属以为是普通感冒没有太在意。两天前,张女士出现了发热、神志障碍等情况,家属才怀疑是不是感染了新冠病毒,立马拨打120急救电话将其送入了长沙市第四医院急诊急诊中心。

  接诊的刘军副主任医师检查发现,张女士已处于昏睡状态,全身发烫,血氧饱和度仅85%,听诊可闻及大量痰鸣音。急诊急救中心护理团队动作轻柔地为患者吸痰、上氧,开通静脉通路抗炎、补液。经过医护人员的通力配合,张女士的缺氧症状得到改善。由于肺部感染严重,张女士需住院进一步抗感染治疗。

  黄艳提醒,如有感冒、发热不适,在家服药3天仍无改善,一定要来医院就诊,特别是老年人和有基础性疾病的患者。

  “这段时间特别不容易,每个医护人员都很累,但是医院需要我们,社会需要我们,救死扶伤、甘愿奉献、大爱无疆就是医生的职业精神和责任担当。”黄艳说,“未来一段时间内,来医院的重症患者可能仍会高位运行,我们一定会坚守岗位,做到应收尽收、应治尽治,相信办法总比困难多,而且困难只是暂时的,只要我们团结一致,一定会赢。”

本文来自“长沙晚报网”,版权归原网站所有,点击阅读原文

展开全文

为您推荐


本文地址: https://www.life0731.com/read-239366.html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长沙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长沙生活网(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相关阅读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