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衰竭病人的福音!全球首例人胚胎干细胞诱导分化肝细胞治疗肝衰竭成功

长沙晚报网2022-08-25  73

导读:长沙晚报掌上长沙8月25日讯(全媒体记者 杨云龙 通讯员 张莹 洪雷)8月25日,位于长沙的人类干细胞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卢光琇教授团队,联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发布消息:“利用人胚胎干细胞诱导分化的肝细胞治疗急性、慢加急性肝衰竭的安全性临床研究”…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8月25日讯(全媒体记者 杨云龙 通讯员 张莹 洪雷)8月25日,位于长沙的人类干细胞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卢光琇教授团队,联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发布消息:“利用人胚胎干细胞诱导分化的肝细胞治疗急性、慢加急性肝衰竭的安全性临床研究”项目治疗的首位患者,目前生存状况良好,细胞治疗被证明安全有效。这也是全世界第一例得到人胚胎干细胞来源肝细胞治疗的肝衰竭病人。

8月25日,人类干细胞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卢光琇教授团队联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发布消息:“利用人胚胎干细胞诱导分化的肝细胞治疗急性、慢加急性肝衰竭的安全性临床研究”项目治疗的首位患者,目前生存状况良好,细胞治疗被证明安全有效。

患肝衰竭的他接受两次治疗后,各项指标恢复良好

  家住湖南邵阳市绥宁县武阳镇的陈先生,就是全球首例得到人胚胎干细胞来源肝细胞治疗的肝衰竭病人。陈先生今年39岁,有乙肝病史近16年。他说,今年4月他开始出现乏力、腹胀、胃口极差、全身皮肤及眼部巩膜重度黄染、尿黄等症状,被诊断为“慢加急性肝衰竭”,合并有“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病情危重。

  今年5月,因为肝衰竭病情进展迅速,他连续做了3次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但见效甚微。他来到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就诊,但家中父亲胃癌去世的消息突然传来,“我连安葬费都出不起了”。正当陈先生准备放弃医治、打包行李回家时,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感染科主任黄燕教授找到了他。“虽然以前从没听说过干细胞,但有一线希望,我都要抓住。”陈先生说。

陈先生于5月26日、29日接受了两次人胚胎干细胞诱导分化的肝细胞制剂治疗。均为长沙晚报通讯员 张莹 洪雷 供图

  经过医疗专家组和研究团队评估商议,以及与患者及家属充分知情沟通,陈先生在5月26日、29日接受了两次人胚胎干细胞诱导分化的肝细胞制剂治疗。

  黄燕教授表示,肝功能和凝血功能是临床判定该患者肝衰竭进展的最关键数据。治疗之后,陈先生肝功能中的总胆红素值从最高592.2微摩尔/升,下降到143.4微摩尔/升;凝血功能从严重受损时的PTA(凝血酶原活性)低至35.2%、INR(国际标准化比值,是常规凝血功能化验中的一项,正常参考值是0.8-1.5)值高达2.03,恢复为PTA56.9%、INR1.36;终末期肝病指数(MELD)评分及肝硬化指数(Child-Pugh)评分等都有显著改善。在接受干细胞治疗后1个多月,陈先生各项指标恢复良好,食欲正常,顺利出院了。

  8月25日,出现在大家面前的陈先生,眼球、四肢等都明显褪去了深黄色。他说,他觉得精神状态不错,每天早晚出门散步锻炼,早餐能吃下两个鸡蛋加一碗面条。“我是从死亡边缘回来的人,所以更加珍惜现在。”陈先生说,他在当地是出了名的勤快人,他想把身体养好,顶起家中重担。

8月初,陈先生的四肢已经明显褪去了深黄色。

“万能细胞”诱导分化肝细胞,从多方面协助修复肝脏

  黄燕教授介绍,肝衰竭是多种因素引起的严重肝脏损害,病程短、发病急,如果缺乏有效治疗,患者或在8至26周内迅速发展到死亡。我国仅乙肝病毒携带者就有1.2亿人,每年终末期肝病新增数量超过600万例。目前,原位肝移植仍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但肝源非常缺乏。

  人类干细胞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卢光琇教授介绍,用于治疗陈先生的细胞制剂,来源于人胚胎干细胞。这是一种来自受精5至6天胚胎的内细胞团,又被称为神奇的“万能细胞”,能在体外无限扩增,并被诱导分化为人类机体几乎所有的细胞类型,包括肝细胞在内,因此可为治疗终末期肝病提供稳定、充足的细胞来源。也就是说,利用人胚胎干细胞诱导分化的肝细胞,可发挥功能替代作用支持肝组织修复,改善凝血功能,还可以分泌多种细胞因子促进肝细胞增殖;同时发挥免疫调节作用,从多方面协助修复肝脏。

有望给急性肝功能衰竭患者带来帮助

  目前全世界范围内,胚胎干细胞相关的临床研究共51个项目,此次利用人胚胎干细胞诱导分化的肝细胞治疗肝衰竭的临床研究,为什么能在长沙出成果?

  对此,卢光琇教授解释,位于长沙的人类干细胞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于2021年通过国家发改委优化整合,成为国内干细胞领域唯一的一家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早在1999年,卢光琇教授就带着团队成功构建世界首个人类治疗性克隆胚,又于2002年建立中国首株人胚胎干细胞系。目前,该工程中心已建立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世界规模最大的胚胎干细胞库,库存的人胚胎干细胞系达529株。

  2022年4月13日,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感染科与人类干细胞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合作的“利用人胚胎干细胞诱导分化的肝细胞治疗急性、慢加急性肝衰竭的安全性临床研究”项目正式启动,这也是国际首个人胚胎干细胞来源肝细胞治疗肝衰竭的临床研究,有望打破肝衰竭治疗瓶颈。

  黄燕教授介绍,该临床研究经国家卫健委备案,完成了临床研究注册(注册号ChiCTR2100052988),从2022年5月起招募10名患者,随访时间1年。除陈先生外,第二例患者周先生于7月18日开展治疗,目前无不良反应,消化道症状减轻,凝血功能及肝功能显著改善,8月24日顺利出院。

  人类干细胞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林戈教授介绍,项目使用的肝细胞制剂按照《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定(GMP)》要求进行生产,产品质量已通过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复核,具备成熟肝细胞功能,现已完成制剂工艺、细胞生物鉴定、特性分析等各项试验,可替代人体肝细胞。“目前,全世界尚无胚胎干细胞相关细胞制剂上市。人类干细胞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将加快推进人胚胎干细胞衍生的肝细胞治疗肝衰竭的新药申报进程,有望给各种原因导致的急性肝功能衰竭患者带来帮助。” 林戈教授说。

本文来自“长沙晚报网”,版权归原网站所有,点击阅读原文

展开全文

为您推荐


本文地址: https://www.life0731.com/read-133159.html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长沙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长沙生活网(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相关阅读

最新回复(0)